招商宏观:社融增速如期反弹,政府融资再次挑起大梁

招商宏观静思录

事件

央行更新5月金融数据

1)社融新增2.07万亿,增速8.4%(前值8.3%)

2)人民币贷款新增9500亿,增速9.3%(前值9.6%)

3)M2同比增长7%(前值7.2%),M1-M2增速差-11.2%(前值-8.6%)。

核心关注

增量视角:

票据融资支撑信贷增长,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环比改善

5月,人民币贷款新增9500亿,过去五年同期平均1.48万亿。分贷款主体来看,居民新增贷款757亿,过去五年同期平均5292亿;企业新增贷款7400亿,过去五年同期平均9100余亿。

结构方面,票据融资仍是信贷增长的主要支撑。5月,短/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-957亿、5514亿,过去五年同期,二者分别新增2946亿、8820亿;票据融资新增3572亿,远超过去五年同期2360亿的平均水平。当月,央行召开银行信贷业务座谈会,提出正确看待票融融资,要求银行满足企业合理的票据需求。

结合融资主体来看,居民新增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均不及历史同期,说明收入预期与楼市预期仍对个人融资起到抑制作用。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5000亿,较过去五年同期差距不大,较上月有所收窄。

社融增速如期反弹,政府融资再次挑起大梁

5月,在政府债集中发力的带动下,社融新增2.07万亿,超出上年同期5132亿,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。增速上,社融增速较上月反弹0.1个百分点,报8.4%。

结构方面,政府债券新增1.2万亿,贡献当月社融增量的59.2%;社融口径下的人民币贷款新增8157亿,贡献39.4%。其它项目上,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332亿,同4月类似,反映票据融资在发力;企业直接融资新增424亿,较上年同期(-1391亿)明显改善。

观察4、5两个月社融新增情况可以看到,在实体部门融资需求疲弱的条件下,政府部门再次成为融资主体。往后看,6月政府债仍有集中发行趋势,社融增速反弹趋势有望延续 。

企业新增存款持续减少,禁止手工补息影响预计逐渐消散

5月,人民币存款新增1.68万亿,不及过去五年同期水平(2.12万亿)。结构上,企业存款减少8000亿,背后是禁止手工补息在起作用,但相比4月,规模已大幅缩小。居民存款新增4200亿元,与历史同期(4213亿)相差不大。非银金融存款新增1.16万亿,主要反映禁止手工补息下,存款向理财“搬家”的影响。

由于企业存款大幅减少,当月M1增速录得-4.2%,环比下降2.8个百分点。如何理解M1的剧烈变动?对此,我们在报告《多角度看待M1的变化》中提出,从统计方法的视角来看,现行M1对企业活期存款变化过度敏感, 而企业活期存款则受经济前景、资金活化、金融去杠杆、表外融资收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,如果依据国际惯例,将居民活期存款纳入M1统计,则能平滑M1剧烈波动 。

存量视角

相比近400万亿的社融存量,每月几万亿的新增社融只能提供部分增量信息,还需要从存量角度观察实体部门的信用增速变化,掌握不同主体的信用扩张情况。

总体而言,5月企业部门与政府部门信用边际扩张,居民部门仍在收缩。

1.居民部门信用增速仍在回落。5月,居民部门信用增速录得4.38%(前值4.76%)。其中,居民短期贷款增速4.92%(前值5.87%),中长期贷款增速3.1%(前值3.32%)。

2.非金融企业部门信用增速出现首次回升。5月,非金融企业部门信用增速录得8.6%(前值8.5%),打破2023年4月以来的连续下滑趋势。结构上,表内贷款与表外融资增速仍在下滑(其中,仅票据融资增速明显反弹),企业债券融资增速反弹,主要是低基数在起作用。

3.政府部门信用增速继续提升。5月,政府部门信用增速录得19.7%(前值18.9%)。其中,国债集中发行起到主要贡献。

结论与市场影响:

在政府债发力的影响下,5月社融增速出现反弹,票据融资仍是支撑信贷的主要力量。近日,市场有传言认为:6月央行有降息的可能。对此,我们持不同意见。无论是从稳汇率、还是防空转,以及泰勒规则角度出发,央行本月降息的必要性并不明显。下半年,随着CPI逐渐回升,实际利率可能自行回落。往后看,6月社融反弹趋势或将延续,禁止手工补息对M1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、5月份,然后逐渐淡化。

相关报告:

《多角度看待M1的变化》

风险提示:

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;货币政策超预期。

以上内容来自于2024年6月14日的《社融增速如期反弹——5月金融数据快评》报告,报告作者马瑞超

THE END

免责声明:
本篇【招商宏观:社融增速如期反弹,政府融资再次挑起大梁】,链接:http://rd.nbxacz.com/cjkx/13412.html,整理收集自互联网,与新奥热点无关。文章中所陈述的文字、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站不对文中全部或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。仅供读者参考,相关内容请自行核实。